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谨防水稻金融化危及中国粮食安全根基

来源: 中国经济网  2022-07-14 10:41:54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  今年受俄乌冲突、欧美等国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叠加影响,国际玉米、小麦、食用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跌宕起伏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国际大米价格涨幅较低。究其原因,除了俄乌冲突对国际大米市场影响不大这个因素外,主要是亚洲国家水稻自给率普遍较高,水稻金融化程度不高,国际金融资本炒作空间有限。

      历史经验证明,粮食金融化严重威胁粮食安全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,在全球粮食供需没有明显缺口的情况下,粮食金融化是引发本轮全球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。欧美日英等发达经济体为了刺激经济发展,长时间推出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,在国际金融资本的推波助澜下,小麦、玉米、食用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。近期欧美等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,纷纷调整货币政策,从“大水漫灌式”宽松货币政策快速转向紧缩货币政策,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随之明显回落。让人忧心的是,本轮全球粮价高位波动抬升了粮食进口成本,一些粮食高度依赖进口的低收入国家,爆发粮食危机、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危机。

      与欧美等国以小麦消费为主不同,亚洲绝大部分国家以大米消费为主,亚洲国家水稻自给率普遍较高,受金融资本冲击较小。印度、泰国、越南、巴基斯坦是世界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,日本、韩国、菲律宾等国虽然粮食对外依赖程度较高,但水稻自给率保持较高水平,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能力较强。美国是世界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,也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生产国,是世界五大大米出口国之一,但美国水稻产量有限,对全球水稻市场影响不大。

      作为亚洲大国,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,水稻育种水平全球领先,稻谷常年产大于需,自给率超过100%,库存充裕。俄乌冲突以来,国内小麦、玉米、食用油价格暴涨,但稻谷价格保持稳定,成为全国粮食市场稳定的“定盘星”,也为亚洲乃至世界水稻市场稳定作出贡献。或许正因如此,今年美国一些专家指责我国大规模种植水稻排放甲烷,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。实际上,水稻在种植过程中自然排放的甲烷气体,远远低于畜禽养殖排放的甲烷,更远远低于化石燃料燃烧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。美国拿中国水稻做文章,背后隐藏着把水稻金融化的企图,妄图通过施压减少我国水稻种植面积,从根本上动摇中国粮食安全根基。

      一直以来,美国企图用全球气候变暖道德绑架控制我国水稻生产。去年发布的《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》已经将农业甲烷排放问题正式纳入,明确中美双方要通过激励措施和项目减少农业甲烷排放。碳排放和碳交易为金融资本控制经济提供了操作空间。当甲烷被纳入国际资本运作的时候,水稻能否摆脱国际金融资本的操控?对此,我国必须给予高度关注,认真研究,明白其中利害得失,谨防水稻高度金融化。

      减少水稻种植,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粮情。面对欧美等国的无理诘难,我国一定要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,坚守“口粮绝对安全”的战略底线,确保水稻播种面积稳中有增,确保“米袋子”绝对安全。作为负责任的大国,我国也要严格履行国际承诺,推动水稻生产绿色化、低碳化发展,要通过科技创新破解水稻丰产与减排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,探索水稻高产低碳新路径,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减排固碳提供重要科技支撑,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刘 慧)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谨防储能产业沦为资本盛宴

      2021年08月03日09时25分
    • 谨防“弃风弃光”大规模反弹

      2022年08月04日09时14分
    • 谨防盒马“标签门”再次上演

      2018年11月26日15时59分
    • 银保监会:谨防不法分子冒充监管实施诈骗

      2020年06月23日16时10分
    • 金观平:谨防产能过剩抬头

      2021年06月21日08时53分
    • 守住“钱袋子”|⑥ 谨防“馅饼”变“陷阱” 对非法金融活动说不

      2022年06月23日13时25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